>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中国军用汽车发展史(一)从无到有 取之于敌
第一阶段:从无到有 取之于敌
对中外军用汽车曾做过系统研究的北京特种工程机械研究所吴学雷先生认为,根据现有可查文献资料,有关我军军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底,当时,由中央军委组建了往返于延安和西安、重庆等地的我军第1支汽车运输队。它主要由国内外友人赠送和自购的十几辆汽车组成。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时,全军共有从各抗日根据地陆续缴获的军车400余辆。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军车的主要来源仍是从敌方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如我华东野战军在鲁南战役中,一举全歼国民党军队第1快速纵队,缴获汽车470辆,并以此为基础组成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从各个战场第1年缴获的汽车为1200余辆,第2年缴获汽车两千余辆,第3年缴获汽车成倍增加。在4年各次战役中总共缴获各种汽车两万两千余辆。
“取之于敌”的军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军在战场上的机动力和战斗力,从解放区人民夹道欢迎子弟兵的炮车队到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在南苑机场阅兵时的美式吉普,都形象地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军军车的状况。
第二阶段:从依靠进口到仿制
解放后,为保卫新中国的胜利果实,一方面要平息国内的残余敌对势力,另一方面要解决赴朝参战志愿军的前线作战的急需,这对几百万军队和民兵的装备运输和机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51年起,国家每年进口1万多辆汽车。到1957年底,全军的汽车装备总数已达九万两千余辆。其中苏式汽车五万五千余辆,占70%以上;法国等国家的汽车数量为两万两千余辆,占了近25%;东欧其它国家汽车近三千辆,仅占3%左右。然而,处于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建国初期,无论是从国家安全还是军队的正轨化建设的需求,都不可能只依靠国外进口的汽车来维持。国际、国内形势都刻不容缓地要求我国必需具有自行制造军用汽车的能力。
在第“一五”计划的1953年,毛主席亲自写下“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题词。三年后“一汽”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开始扭转军用汽车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通过苏联的援助,一汽开始仿制嘎斯系列越野车,投产3年即为军队装备3.5吨级4×2型CA10汽车七千余辆,两年之后又试制出2.5吨级6×6型CA30越野汽车。而对于0.5吨—1吨级的轻型越野车,当时除了从苏联进口的约4000辆外,大部分是战后遗留下的美式吉普。重庆长安汽车厂的工人与技术人员在没有任何经验和生产基础的艰苦条件下,对美制CJ-5吉普做了测绘设计,于1958年5月研制出我国第一辆越野车“长江牌”46型,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阅兵式上成为振奋国人的一个激动场面。值得一提的是,“长江牌”46型越野车实现了近一千四百辆生产量,其积累的资料和成功经验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日后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上图为一汽解放3.5吨级4×2型CA10汽车
一汽解放3.5吨级4×2型CA10汽车为解放卡车第一代:CA10结束中国不能造车的历史。
1956年7月13日,解放牌4×2汽油载货汽车从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生产线上驶下,它的型号被命名为:CA10。其中C代表中国、也代表长春,A则寓意第一。
解放CA10来源于仿制苏联的吉斯150,而吉斯150也是借鉴自美国的万国牌中型卡车KR11。正是这款历经“坎坷”的CA10,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解放CA10搭载直列六缸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95马力,最高时速75公里/小时,可拖挂4.5吨重的挂车,综合油耗高达29L/百公里。该车型采用的是最古老的白金点火方式,需要手动调节白金的间隙,误差过大会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这样来看,那时候会开车的运输人确实了不起。
后来,量产后的解放CA10被改装成各种用途的汽车,如:公交急救车、加油车、运水车、倾卸车、起重车、工程车、冷藏车等。截至1986年9月29日停产,第一代解放卡车共生产了1281502辆。
上图为一汽解放2.5吨级6×6型CA30越野汽车
一汽解放2.5吨级6×6型CA30越野汽车于1957年开始研制,1959年投产,1986年停产。其外观很像前苏联的吉尔157(6×6)2.5吨卡车,只是驾驶楼不同。
1959年,CA30型越野汽车开始批量生产并开始装备军队。但是,在军队的实际使用中,不久就暴露出许多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被迫于1962年停止生产。当时苏联又单方面终中止了援助。就在这种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一汽决定对CA30进行改型工作。此次的改型由刘经传等一些设计人员负责设计,对CA30型越野汽车进行了7项重大改进,使其性能获得很大提高,外观也有了较大改变。
一汽解放2.5吨级6×6型CA30越野汽车所用发动机为解放120型6缸水冷汽油机,功率69千瓦。该车的整体布局为发动机在前,双门全封闭式驾驶楼居中,后部为木制底板的货厢,需要时车厢上可以安装弓形骨架,用篷布盖上。车厢内两侧各有一条长凳,当需要装载货物时长凳可以折起。车辆全长6.684米,宽2.315米,高2.36米;空重5450公斤,公路行驶时载重4.5吨,越野时载重2.5吨,牵引负荷3.6吨;公路最大速度65公里每小时,行程680公里,最小转向半径12.1米,最大爬坡度 30%,涉水深0.85米。
上图为“长江牌”46型越野吉普车
1958年5月,国内第一辆吉普越野车“长江牌”46型越野车诞生。
重庆长安汽车厂的工人与技术人员在没有任何经验和生产基础的艰苦条件下,对美制CJ-5吉普做了测绘设计,1958年5月,原456厂(长安集团公司前身)生产出国内第一辆越野车——“长江牌”46型越野车,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实现了近一千四百辆生产量。
1959年,“长江牌”46型吉普车参加国庆10周年阅兵。到1963年累计生产“长江牌”46型吉普车1390辆,并装备部队。
1963年底,“长江牌”46型吉普产品及技术资料转交北京吉普车厂,成为此后风靡一时的北京吉普的前身。该车重1150公斤,最大载重量440公斤,乘员6人,4缸4冲程气化器式水冷发动机,排量2199毫升,最高时速115公里,100公里油耗13.7升,最大爬坡度30度。“长江牌”46型越野吉普车不仅是中国第一辆吉普车,也是中国第一辆微车。
下回接着介绍中国军用汽车发展史(二)自力更生的中国第一代军用汽车。